
烏拉圭市場




- 烏拉圭概況
- 位于南美洲東南部
- 人口概況
- 人口總數:3,477,778(2008年7月統計)出生率:14.17‰(2008年統計)
死亡率:9.12‰(2008年統計)民族:白人(88%)、混血人種(8%)、黑人(4%), 另有人數極少的美洲印第安人。主要宗教:羅馬天主教(66%)(全國近一半人口定期去教堂做禮拜)、新教(2%)、猶太教(1%)、其他宗教(31%)。語言:西班牙語、巴西邊境使用的葡萄牙語和西班牙語的混合語。教育普及度:98%(2003年統計) - 烏拉圭經濟
- 盛產大理石、紫水晶石、瑪瑙、乳白石等。已探明有鐵、錳等礦藏。林業和漁業資源豐富, 盛產黃魚、魷魚和鱈魚。烏拉圭是一個傳統農牧業國家。工業不發達, 以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主。經濟依賴出口, 主要出口產品有肉類、羊毛、水產品、皮革和稻米等。20世紀90年代以來, 烏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 在推進傳統產業的同時更注重非傳統產業的發展, 積極參與地區經濟一體化。受阿根廷、巴西經濟復蘇的影響, 烏經濟于2003年出現復蘇并在2004年有所增長。旅游業較發達。境外游客主要來自阿根廷, 巴西、巴拉圭和智利等周邊國家。埃斯特角和首都蒙得維的亞是主要旅游地。
- 外交關系
- 奉行和平與開放、尊重別國主權、不干涉內政和不訴諸武力的外交政策。主張多元外交, 外交關系不受政治制度的限制, 在自決和不干涉別國內政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各國保持和發展友好合作關系。強調外交指導方針是維護國家利益, 注重經濟外交。
- 經貿往來
- 1988年2月3日, 烏拉圭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 2003年中國同烏拉圭貿易總額為2.03億美元。2005年5月,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對烏拉圭進行友好訪問。中國甘肅與烏拉圭佛羅里達建立省際友好關系。
【烏拉圭同其他拉美國家的關系】優先發展同拉美國家的關系,特別是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等南共市成員國的關系。積極參與拉美地區事務,以南共市為優先方向,支持南美及拉美一體化。對委內瑞拉局勢表示擔憂,呼吁委朝野通過對話解決分歧,反對外國武裝干涉委內政。于2017年8月同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一道宣布暫停委南共市成員國資格。
【烏拉圭同美國的關系】同美國自1830年建交以來一直保持傳統友好關系。2007年,美總統布什、財政部長保爾森、商務部長古鐵雷斯、副國務卿伯恩斯、助理國務卿香農分別訪問烏拉圭,雙方簽署《貿易與投資框架協議》。2009年12月,美西半球事務助理國務卿巴倫蘇埃拉訪烏。2010年3月,美國務卿希拉里出席烏總統權力交接儀式。7月,美西半球事務助理國務卿凱利訪問烏。2011年3月,美國防部西半球事務部長助理莫拉訪烏,舉行美烏首次防務戰略對話。2012年,阿斯托里副總統兼國會主席訪美。2014年5月,穆希卡總統訪美并同奧巴馬總統舉行會談。2014年7月,烏宣布接收6名美關塔那摩嫌犯。2015年3月,巴斯克斯執政以來,烏美關系總體穩定發展。2017年1月特朗普上臺后,烏方對美貿易保護主義傾向表示擔憂。
【烏拉圭同歐盟的關系】重視保持同歐盟的傳統關系,但反對歐盟農業保護主義政策,希通過談判推動烏拉圭對歐盟出口產品多元化。2010年至2014年,穆希卡總統先后訪問西班牙、瑞典、德國、比利時、芬蘭、梵蒂岡和布魯塞爾歐盟總部。烏同瑞士、西班牙、馬耳他等國簽署避免雙重關稅協定和引渡協定。2015年10月,巴斯克斯總統訪問法國。2017年2月,巴斯克斯總統訪問德國、芬蘭和俄羅斯。近年來,中烏雙邊貿易突飛猛進,貿易規模不斷擴大,貿易結構日趨多元。高附加值和高新技術產品在我輸烏商品中的比重不斷提高,同時烏輸華商品中大豆、紙漿等非傳統商品增長迅速,已取代羊毛成為對華出口的主項。1988年建交時雙邊貿易額僅為1.69億美元,自2013年已上升至47.90億美元,增長28倍多。目前中國已成為烏拉圭最大的貿易伙伴,也是烏羊毛、紙漿、大豆和肉類的最大購買國。自2012年起,烏由原先的貿易逆差國轉為順差國,其向我出口的主要商品為大豆、紙漿、牛肉、奶制品、羊毛等。我對烏出口仍以機電、輕工產品為主,其中汽車、通訊、家電產品呈現較好的市場前景。在服務貿易領域,雙方在商業軟件、醫院管理軟件和動物基因技術等方面展開了初步合作。
烏拉圭政局穩定,貨幣政策寬松,無外匯管制,故對外資有一定吸引力。烏廣泛陣線政黨自執政以來,一直呼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歡迎外國企業在鐵路、港口、木材和乳制品加工、農牧業資源開發等領域進行投資,同時嘗試國企私有化模式,即歡迎外企在諸如鐵路、港口、油氣勘探和開發等領域和烏拉圭國有企業合資成立新的企業,以求在基礎設施建設及能源開發領域吸引更多外資,改變落后的現有格局。在此背景下,中烏兩國企業開始探討在雙邊投資領域的合作與發展,擬結合自身發展戰略與目標,充分利用不同資源與市場,在兩國經貿合作框架內,切實推進汽車制造、電信、金融等領域現有合作項目。目前,中國企業對烏拉圭的投資主要集中于汽車裝配業。自奇瑞公司于2005年投資進入烏拉圭市場后,2013年力帆與吉利汽車公司先后通過組裝模式在烏實現本地化生產,并利用烏拉圭為平臺,實現向南共市巴西、阿根廷兩大目標市場的商業出口。截止2013年底,我在烏投資累計近2億美元,國別排名在10位以下。如今后烏經濟發展大勢向好,我對烏投資不乏進一步增長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