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國市場

韓國國旗

韓國國徽

韓國標志性建筑

韓國地理位置
- 韓國概況
- 韓國的國名來源于古代朝鮮半島南部的辰韓、馬韓、弁韓等“三韓”部落
- 人口概況
- 韓國總人口5008.7萬(2010年1月底), 主要為朝鮮民族(即韓民族), 屬蒙古人種東亞類型, 占全國總人口的99%, 是一個單一民族的國家
- 韓國經濟
- 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沉重打擊, 韓國經濟受挫。2009年韓國GDP為8003億美元, 跌至世界第15位。根據世界銀行網站上公開排名, 韓國GDP位于澳大利亞(第14位)之后, 列第15位。2003年, 韓國名義GDP曾排名第11位, 距離第10位只有一步, 就是說, 在短短六年內下滑四個名次。專家對此指出, 最大的原因是韓國經濟沒有任何潛在增長潛力。韓國是典型的外向型經濟, 出口占的比重比較大由于自然資源匱乏, 國地面積狹小, 沒有什么發展潛力。最新數據顯示,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說, 由于出口和內需均快速下滑, 2009年韓國經濟將出現至少4.0%的負增長
- 外交關系
- 以美韓聯盟為基礎, 開展多元外交。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由于冷戰需要, 韓國以對美、日外交為主。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推行門戶開放政策。1998年2月, 金大中就任總統后, 繼續致力于鞏固與美、日的同盟關系, 同時加強與中、俄的友好關系。在對朝政策上, 金大中推行“陽光政策”, 提出互不使用武力、不搞吸收統一、加強南北交流與合作的“對北三原則”, 主張以結束朝鮮半島冷戰結構的“一攬子方案”根本解決朝鮮半島問題。韓國于1991年9月17日同朝鮮一起加入聯合國。2003年2月, 盧武鉉總統就任后, 強調發展韓美互惠平等關系, 促進韓中日東北亞區域合作, 同時加強同俄、東盟、歐盟等其他國家的關系, 積極參與地區和國際事務。2007年10月, 韓國總統盧武鉉訪問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