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哥倫比亞市場

哥倫比亞國旗

哥倫比亞國徽

哥倫比亞標志性建筑

哥倫比亞地理位置
- 哥倫比亞概況
- 哥倫比亞共和國, 在南美洲西北部
- 人口概況
- 在杰克遜以南120公里處。人口7, 700(1980年)。是附近生產棉花、谷物、家禽、牛的貿易點和工業中心。開采原油、天然氣, 還有服裝、家具、紙漿、膠合板等工業。
- 哥倫比亞經濟
- 自然資源豐富, 煤炭、石油、綠寶石為主要礦藏。已探明煤炭儲量約240億噸, 居拉美首位。石油儲量18億桶, 天然氣儲量187億立方米, 綠寶石儲量居世界第一位, 鋁礬土儲量為1億噸, 鈾儲量4萬噸。此外還有金、銀、鎳、鉑、鐵等礦藏。森林面積約4923萬公頃。哥倫比亞歷史上是以生產咖啡為主的農業國。1999年, 受亞洲金融危機等影響, 經濟陷入60年來最嚴重的衰退。2000年經濟開始復蘇, 之后, 一直保持低速增長。2003年增速加快, 建筑業持續增長, 電力需求加大, 金融業勢頭良好, 貸款和私人投資增加, 傳統產品出口擴大。哥是拉美重要的旅游中心之一, 旅游業較發達。2003年, 外國游客62萬人。主要旅游區有:卡塔赫納、圣瑪爾塔、圣菲波哥大、圣安德列斯和普羅維登西亞群島、麥德林、瓜希拉半島、博亞卡等。經濟以農業為主, 從業人口占全國勞動力的一半。咖啡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以上, 產量和出口量僅次于巴西, 居世界第二位。其他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香蕉、甘蔗、棉花和煙草。畜牧業較發達, 牧場占總面積28.9%。礦業以開采石油和煤為主, 是拉丁美洲主要產金國, 鉑產量居世界第四位, 綠寶石產量居世界首位。工業發展較快, 其產值已占國內生產總值的五分之一以上。以制糖、咖啡加工、紡織為主的輕工業占工業總產值的70%以上, 還有冶金、機器制造、汽車裝配、水泥、化學、煉油、石油化工等。旅游業有較快發展。輸出以咖啡為大宗, 占出口總額的50%以上;次為煤、黃金、石油、香蕉、貴金屬以及紡織品、服裝、水泥等。花卉出口次于荷蘭居世界第二位。進口機器設備、車輛、工業原料和食品等。交通運輸以公路為主, 航空運輸亦較發達。
- 外交關系
- 奉行獨立自主、不結盟和多元化的外交政策。外交重點是進一步密切與美國的關系, 加強同拉美地區特別是周邊國家的合作, 鞏固同歐盟的傳統聯系, 增進與亞太國家的交流合作。
- 經貿往來
- 1980年2月7日, 哥倫比亞同中國建交。2009年8月31日至9月2日, 哥倫比亞共和國外交部長海梅·貝穆德斯·梅里薩爾德對華進行訪問。